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3:36    次浏览
雍正:“朕以外国之君、主中国之事”乾隆:“朕乃夷狄之君、非中华之人”顺治:“中国这地方,能守住就守,守不住的话,从哪来回哪去”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雍正:“朕以外国之君、主中国之事” ----- 这句话是参照《大义觉迷路》进行的篡改。原文为“在逆贼等之意,徒谓本朝以满洲之君,入为中国之主”,是引用反清复明人士的意见,而不是雍正本人的想法。雍正本人对反清人士的观点,持批判态度。《大义觉迷录》中、原文如下:在逆贼等之意,徒谓本朝以满洲之君,入为中国之主,妄生此疆彼界之私,遂故为讪谤诋讥之说耳。不知本朝之为满洲,犹中国之有籍贯。舜为东夷之人,文王为西夷之人,曾何损于圣德乎?---- 注意这段话,雍正帝的原话是:“徒谓本朝以满洲之君,入为中国之主”。而转述这句话的人,却蓄意将“徒谓”二字去掉,所以全文才顿时换脸。而更关键的是这一句:“本朝之为满洲,犹中国之有籍贯。舜为东夷之人,文王为西夷之人,曾何损于圣德乎”---- 雍正帝认为“满洲”就相当于中原的一个籍贯,并且将满族比喻成舜的东夷和周文王的西夷。这分明是雍正帝在以舜和周文王自比,分明是雍正帝肯定自己也是中国人!诚然,《大义觉迷录》中,有“中国”与“外国”之称,但由雍正帝以舜和周文王自比,就可看出,《大义觉迷录》中的“中国”仅指狭义的中原地区,不是国家意义上的全部中华。---- 难道你能说舜和周文王都不是中国人吗??而雍正帝表达自己对中国的认同感的一段话,竟然被某些[汉网]份子篡改得如此彻底,真可谓歪嘴的和尚念不出真言,橘过淮水而为枳!!乾隆:“朕乃夷狄之君、非中华之人” ——这句话不存在,你们大可尽量去翻书,这句话疑似为对雍正话的盗版,为同一谣言,只不过传播之中换了对象。不过乾隆倒是说过另外一句话“中华继统,永不断线”。乾隆帝在完善中华历代帝王庙的时候,亲口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中华统绪,绝不断线”!!!“中华统绪,绝不断线”---- 这才是乾隆帝说过的话!!! 很明确,乾隆帝承认清朝是“中华统绪”!这与某些[汉网]份子口中的“非中华之人”相差何其遥远!!乾隆帝平生最忌讳“夷”“胡”“虏”这样的字眼,大臣如果一不小心写出了这样的字眼,是要被杀的。满洲旗人鄂昌在自己的文章中写了“胡儿”二字,乾隆帝看过之后大骂他“忘本”,把他赐死了!鄂昌以“忘本”的罪名被赐死。从另一个角度,也能看到乾隆帝对于“夷狄”这样的字眼有着一种极度的反感。在他看来,鄂昌作为一名满族人,写出“胡儿”字样,就是忘本!那么,他又怎么可能称自己是夷狄呢!!!鄂昌被赐死一案,其实也能看出乾隆帝对中国的认同感来,虽然其表现方式实在偏激!顺治:“中国这地方,能守住就守,守不住的话,从哪来回哪去”——靠!金庸小说里的文字也拿出来丢人显眼。顺治说话要是这个口气,堪称白话运动第一人了。如果没记错的话,出自《鹿鼎记》。清朝有三大皇家庙宇 ---- 太庙、孔庙、历代帝王庙!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朝,是明清两朝皇帝祭祀先代帝王的地方,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确定祭祀的帝王是18位,清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定为25位。而康熙则留下谕旨:除了因无道被杀和亡国之君外,所有曾经在位的中华历代皇帝,庙中均应为其立牌位。乾隆皇帝更是声称:“中华统绪,绝不断线”,把庙中没有涉及的朝代,也选出皇帝入祀,最后才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。其中,中华的“三皇五帝”也在历代帝王庙中享受祭祀。通过历代帝王庙,也可以看到清朝皇帝都有着一颗中国心,认同自己的皇位是从中华历代帝王那里继承而来,承认清朝是“中华统绪”!!是了,清朝皇帝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!康熙帝在沙俄面前,自称“中国大皇帝”---- 这是中国历史上,封建皇帝第一次用“中国”二字来指代整个大中华。雍正帝认为 满洲 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籍贯!将满族比喻成舜的东夷和周文王的西夷。乾隆帝亲口声称“中华统绪,绝不断线”;光绪帝一心想着救中国 !!!我真不知道某些[汉网]份子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,如此篡改雍正、乾隆二帝的语录和编造顺治语录???作者南湖秋水微信公众号满族文化网编辑出品